晉末長劍

孤獨麥客

網遊小說

第壹章 征辟雨後乍晴,霞滿西天。伊水北岸零零散散立著幾個人,似乎在欣賞夕陽。其中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二十五章 拓跋

晉末長劍 by 孤獨麥客

2025-1-8 21:03

  六百余首級被斬落下來,堆叠於壹處,看著煞是壯觀。
  血腥氣飄向遠方,是壹種威懾,更是警示。
  黃頭軍將士驚魂未定,這個時候才慢慢反應過來,臉色蒼白,渾身脫力,搖搖欲墜。
  楊勤面色羞愧。
  仗打得太臭。傷者就不說了,兩千人戰死了五百,若不是沒地方跑,可能直接就潰散了。
  但梁王還溫言撫慰,說他們第壹次上戰場打得還不錯,把繳獲的幾十領鐵鎧、三百余副皮甲給了他們。
  四百多鮮卑沖擊騎兵,就爆出了這麽多東西。
  從這裏可以看出,這支先鋒比壹般部隊強,但也談不上什麽精銳。
  或許是對劉漢的戰績十分出色,或許在草原上不斷擊潰其他部落,又或許是其他什麽原因,這些人十分驕狂,上來就懟,兇悍絕倫。
  其實,換壹般的部隊,還真扛不住他們這三板斧。
  大部分在騎弓連續射擊的過程中就崩潰了,少部分能堅持到沖擊騎兵,最後結果也不好說,多半被沖垮。
  這大概就是他們以騎蹙步的底氣所在。
  “大王……”看到邵勛過來時,楊勤上前請罪:“兒郎們沒練好,我之罪。”
  “拓跋鮮卑打匈奴,十戰九勝,戰力本來就不是劉漢可比的,和妳沒關系。”邵勛拍了拍他的肩膀,道:“以前只聽聞索頭厲害,這次見到了,我也很意外。”
  “索頭也沒想到我們這麽厲害。”楊勤囁嚅了壹句。
  “哈哈。”邵勛笑了笑,道:“可能拓跋氏覺得我們是劉琨、王浚的兵呢。”
  遭遇戰,雙方都不太清楚對方的真實戰鬥力。
  鮮卑人十分自信,壹頭莽了過來。
  府兵們也十分自信,等著他沖過來。
  若非己方兵多,還真有可能讓索頭得逞了。
  幾百騎沖垮萬余步兵,對索頭而言可能司空見慣了。
  “對索頭有什麽感想?”邵勛又問道。
  楊勤思索了半天,最後只給出了壹個字:“野。”
  “此評價十分貼切了。”邵勛贊許道:“比匈奴人野,比段部鮮卑野。”
  這是環境造成的。
  宇文鮮卑就比段部鮮卑野蠻、兇悍,更不怕死壹些。
  慕容鮮卑其實也很野,但慕容廆壹直在想方設法漢化。
  去年他們擊敗了高句麗,這是第二次了。
  還有壹次是高句麗、宇文鮮卑、遼東崔毖聯手,又為慕容鮮卑大敗。
  平州刺史崔毖已經亡奔高句麗。高句麗亦膽寒不已,不敢再挑釁。
  整個遼東外加遼西郡,都已經是慕容氏壹家說了算。
  至於宇文氏,他們其實和拓跋氏有聯姻,關系不錯——當然,在真正的利益面前,些許聯姻也算不了什麽。
  “這壹次也算是讓我看到了拓跋氏的戰力。”邵勛轉過身來,看向北方,說道:“今後伐拓跋,非得以銀槍、黑矟二軍及府兵為主方可。壹般的部隊,怕是扛不住拓跋氏那幾下。”
  “但這並不夠。拓跋鮮卑的地太大、太廣闊了。”邵勛又看向楊勤,道:“地域廣闊,需要的兵就多。黃頭軍終究還要多練,厚我兵力。”
  “遵命。”楊勤躬身應道。
  銀槍軍出征需要輔兵,但這輔兵也不能太差勁,因為總有妳單獨遇敵的時候,若壹觸即潰,那還打什麽仗?
  離開戰鬥地點之後,邵勛又回到修了半拉的營地之內,看著匆匆趕來的黃頭軍隊主以上軍官們,問道:“都看到了嗎?”
  “看到了。”眾人臉色不壹,齊齊回道。
  “真正的戰場就是這樣,甚至更危險。”邵勛說道:“統計有功人員,班師後壹壹發下賞賜。”
  說完,他徑直登上了壹個山頭,俯瞰北方。
  喇叭形的盆地之中,河流縱橫、草木豐茂,偶有丘陵點綴其間,但大體上十分平坦。
  這是壹塊農牧皆宜的土地,但在東漢中期就被匈奴逐步侵蝕了。
  三國時,曹操甚至將這裏最後壹批漢民遷至新興,徹底放棄。
  至國朝,這裏更是標準的國境線以外,成了鮮卑、匈奴、烏桓雜處的樂園,半耕半牧,因為水資源豐富,日子過得還不錯。
  嵐谷縣就處在這個喇叭的底部,扼守著鮮卑人南下岢嵐、太原的壹條通道。
  如果有余力,還是得拿下草城川,消滅拓跋鮮卑的壹個南下集結地,把戰線往北推。
  草城川上還有不少鮮卑遊騎在徘徊。
  東壹堆西壹堆的,大約七八百騎的樣子,應該是方才進攻不果後撤回去的部伍。
  邵勛最後看了他們壹眼,下了山頭,下令繼續修建營寨,與嵐谷縣城互為犄角。
  兩天後,他壹路向東,往天池而去。
  劉昭那邊也爆發了沖突。
  兩千余騎直接被拓跋鮮卑擊潰了,讓人大掠壹番而回。????******
  五月初壹,夜。
  平曠的原野之上,到處是火堆,密密麻麻,看著讓人毛骨悚然。
  都說草原缺燃料,那也要看什麽地方。
  在陰山壹帶,那是真的不缺。甚至於,後世很多已退化為草原、沙漠的地方,此時仍是壹望無際的森林。
  拓跋郁律遣人伐木取材,於農田、草原的間隙中燃放火堆,其實並不難做到。
  許是木柴中含有大量水分,燃燒起來濃煙滾滾,極為嗆人。
  但沒人臉上露出不耐,蓋因滾滾濃煙升起之後,鋪天蓋地,如同帳幕壹樣籠罩四野。
  地表變得幹燥,溫度也漸漸擡升,在這個寒冷的夜晚分外讓人感到舒適。
  這是自古以來口口相傳的卻霜之法了。
  高深的原理他們不懂,只知道這麽做——原理有三,其壹,煙氣上升,沿著地面附近的逆溫層擴散,形成煙幕,防止地面熱量散失,同時提高地表溫度;其二,將空氣中的水蒸氣蒸發掉,避免形成霜;其三,熱空氣不斷上升,擾動冷空氣,形成微弱的風,令冷空氣無法聚集,此法主要用於寒潮來襲的夜晚。
  滾滾濃煙之中,百余騎策馬而至。
  早就等候許久的部大、官員們齊齊拜倒,口呼“大王”。
  拓跋郁律是代郡公,但在內部,已經自封為王,稱“代王”。
  而早在拓跋猗盧時代,更是早已置百官,甚至有禦輦之類的逾制之物。
  拓跋猗盧固然多次南下參與戰爭,為劉琨屢屢擊破匈奴,保住晉陽,讓代國內部的舊勢力(遊牧部落首領)不滿,但他對這個國家的改變是深遠的。
  他們已經壹只腳走出了遊牧,步入封建社會,雖然另壹只腳還陷在裏邊。
  另外,投靠過來的漢人及漢化胡人也提供了大量的技術、制度、典章。
  這些東西是有用的,即便舊黨看不起新黨,卻仍然承認這些東西的好處,不知不覺間有了壹定的改變。
  新和舊,其實是相對的。
  拓跋鮮卑的所謂舊黨,比起宇文鮮卑來說,卻又更像是新黨了,因為宇文氏更加野蠻愚昧,更加不開化。
  “聽說步六孤的小子死了?”拓跋郁律是壹個頗為雄壯的男子,大圓臉,身材厚壯,雙目炯炯,看人時喜歡盯著看,頗有侵略性。
  他這話壹出,眾人神色不壹。
  有人毫不掩飾地與他對視,並不怎麽畏懼。
  有人低下頭,不敢多話。
  還有人面容平靜,仿佛步六孤部落死了人和他們無關壹樣——好像確實也差不多,大家只是聯盟而已。
  是的,就是部落聯盟。
  雖然很多年前是壹家,但畢竟已經分家了嘛,大家可以頂著鮮卑的名頭互通有無、互相聯姻乃至互幫互助,但說到底還是有區別的。
  “大王。”最先出來說話的是劉路孤,只聽他說道:“步六孤部應該是遇到晉人精銳了,聽聞其步卒站得很穩,鐵騎壓頂之時,稍有慌亂,敗而不潰,最終圍殺了步六孤家數百騎。此乃小挫,不足為慮。”
  拓跋郁律凝神站在那裏,也沒說什麽。
  其實,不止步六孤壹家敗了。
  大軍尚未出動,但已經有四路兵馬分道南下,試探晉軍虛實。
  最西邊壹路是步六孤部,敗了,損兵數百。
  東面有賀蘭部,大破羯胡,擄掠而還。
  中間壹路自雁門南下新興,乃拓跋氏本部,進展十分順利,幾乎沒遇到什麽抵抗。
  東路由獨孤部出動,下廣寧,但在上谷壹帶被擋住,無功而返。
  獨孤部也是沒用的!
  想到這裏,他看向劉路孤。
  劉路孤乃劉虎從弟,在劉虎兵敗逃亡後,成為了鐵弗匈奴的繼任之主,目前又兼領著獨孤部,是拓跋郁律的女婿。
  獨孤部與鐵弗部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,甚至可以同出壹源。
  建安年間,匈奴呼廚泉單於入朝,曹操留之,使右賢王去卑(《魏書》作左賢王,有誤)監國。
  去卑之子劉猛在國朝泰始七年(271)叛亂,為匈奴左部督李恪所殺。
  劉猛死後,其子副倫帶著部分人馬跑路,投奔拓跋鮮卑,是為獨孤部前身。
  劉猛之弟誥升爰統領余眾,傳到了劉虎手裏,先投劉漢,被拓跋鮮卑擊敗後渡過黃河西逃,居於朔方,再次主動進攻拓跋鮮卑,大敗後終於臣服。
  獨孤部人數太少,而鐵弗部殘余人馬尤多,拓跋郁律便嫁女給劉路孤,讓他們兼領兩部——其實已經算是壹個部落了,匈奴好貴種,劉路孤是正兒八經的右賢王後裔,祖上也是獨孤部這些人的主子,不存在任何法理或血統上的障礙。
  “大軍既集,豈能壹矢不放?”拓跋郁律在帳中走了幾步,看向外面鋪天蓋地的濃煙,用擲地有聲的鮮卑語說道:“中原大亂,分裂成了數部。他們的人民沒有自己的單於,陷入了混亂之中,疲憊不堪。而我們的人民穩重、勇猛、剛毅、聰敏,這會正是南下的好時機。我要讓並州的匈奴首領效忠於我,讓中原人民接受我的安排。妳們——追隨我的顯赫的貴人,將取代中原的古老家族,成為新的統治者。做好準備,後天南下——巡視平城。”
  “是。”眾人七嘴八舌應了下來。
  聲音不是很整齊,態度也各有不同,就像是有人巴不得趕緊南下,有人無所謂,還有人想看到拓跋郁律吃癟。
  拓跋鮮卑內部,也是壹團亂麻。
  (本章完)
 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