晉末長劍

孤獨麥客

網遊小說

第壹章 征辟雨後乍晴,霞滿西天。伊水北岸零零散散立著幾個人,似乎在欣賞夕陽。其中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壹百九十七章 談心

晉末長劍 by 孤獨麥客

2025-1-8 21:04

  潘滔沒在平陽待多久,半月後,他又乘車來到了洛陽。
  金谷園外,士人雲集。
  時人都知道,大晉尚書令庾瑉這幾天召集了很多士人、僧道之流,借王衍之金谷園舉辦盛會。
  潘滔路過金谷園時,庾瑉熱情相邀,他笑著拒絕了,只言要趕至洛陽,操辦公務。
  他於九月二十五日奉詔入宮,至昭陽殿時,眉頭微微壹皺,只覺這邊烏煙瘴氣,雜亂無章:大群來自湣懷太子浮屠、法始立寺、白馬寺的僧眾正在做法事,為最近剛剛病倒的天子司馬熾禳災祈福。
  中間壹僧人,年歲已經頗大,竟是須眉皆白,且觀其面目,並非中夏種類,乃西域胡僧也。
  潘滔入內時,有人在老僧耳邊說了幾句。
  老僧不為所動,堅持誦完經文後,方才起身,對著潘滔拜了壹拜。
  潘滔有些驚奇,問道:“法師乃方外之士,何須跪拜?”
  老僧雙手合什,道:“貧道拜龍氣,非拜官人也。”
  潘滔壹聽,就知道此人在裝神弄鬼,頓時不太高興,有心不理他,然後又忍不住教訓道:“方士僧道,慣故弄玄虛,以惑世人。汝壹不占相,二不蔔巫,三不仰觀虛空星宿,何言之鑿鑿?”
  老僧也不著急,只道:“佛家有神通,無需占手足面目相,無需蓍草缽盂蔔巫,亦無需觀星,便可知諸多奧妙。”
  “哦?那妳可知秦州戰事如何了?”潘滔冷哼壹聲,問道。
  秦州戰局只會先匯報給尚在長安的梁王,然後才會發送至各處。
  如果緊要的話,五百裏加急,旬日內便可送來洛陽,但絕大部分戰事進程不會這麽急,而是按部就班地送達,再傳至洛陽,起碼壹個月以後了,甚至更久。
  他不信這老頭安坐洛陽,卻能知道秦州之事。
  不過老僧在聽得潘滔的話後,也不著急,而是吩咐沙彌取來胭脂,然後握在手心。其手掌則縮入袖中,像抽風壹樣動來動去。
  所有人都被吸引了註意力,連剛剛抵達的皇後梁蘭璧都靜靜地站在那裏觀看。
  片刻之後,老僧亮出了手掌。
  潘滔湊近壹看,只見上面像鬼畫符壹樣畫著幾個人形,中間壹人脖子上有條橫線。
  “此何解?”潘滔問道。
  “匈奴酒泉王石武降,石勒已就擒。”老僧說道。
  此言壹出,眾皆驚異。
  潘滔沈吟片刻,喚來壹名隨從,道:“這幾日妳就在驛站守著,壹有消息立刻報來。”
  “遵命。”隨從轉身離去。
  潘滔又看向老僧,問道:“僧何名耶?”
  “天竺佛圖澄。”
  “原來是妳。”潘滔顯然聽過這個名字,知道此人有幾分門道,但壹直沒能琢磨明白此人的各種小把戲。
  這個時候,只聽宮人、侍衛、官員們紛紛拜倒:“拜見皇後。”
  潘滔壹驚,理了理袍服,同樣拜倒於地。
  “眾卿起身。”皇後梁蘭璧輕啟朱唇,柔聲道。
  眾人次第起身。
  “潘卿,請隨我來。”梁蘭璧看了看潘滔,道。
  “遵命。”潘滔再行壹禮,快步跟了上去。
  昭陽殿內空曠、寂寥、幽遠,壹副冷冷清清的樣子。
  行走之前,除了皇後身上的環佩叮當聲之外,就只有沙沙的腳步聲來。
  走著走著,梁蘭璧突然問道:“梁王已盡得關西之地?”
  “臣離長安之時,秦州尚未全有。”潘滔答道。
  “那就是還要打?”梁蘭璧停下腳步,問道。
  “自然要打。”潘滔回道。
  “征戰很辛苦吧?”
  “是。”
  梁蘭璧沒再說話,只沈默地向前走著。
  潘滔悄悄琢磨了壹番方才的對話,微微有些疑惑,心中起了些大不敬的猜測。
  天子寢殿很快到了。
  司馬熾正躺在榻上,臉色蒼白,面容愁苦。
  他倒不是完全裝病,而是真的病了——
  邵勛壓服拓跋鮮卑時“小病”;
  待攻破長安的露布飛捷傳至洛陽時,“病情加重”;
  群臣恭賀“中興”時,則“大病不起”。
  大家心裏都明白怎麽回事,天子這是心病,藥難醫也。
  今日潘滔入覲,他本來是不願答應的,奈何現在做不了主,只能病中召見了。
  那邊梁蘭璧在寢殿外十余步停了下來,也不急著進去,而是轉過身來,低聲道:“近日朝中有人提及禪讓之事。陛下大怒,令奪其職。潘卿今日亦是為此事而來吧?”
  潘滔不意皇後說話如此直接,但他也是久歷宦海之人,臉皮相當之厚,只見他行了壹禮,道:“梁王彎弓百戰,平定天下,若能行禪讓之事,今上亦不失公侯之位。若不能,則——”
  潘滔沒有繼續說下去。
  若天子死扛著不肯,會怎樣?其實不難,就是有點難看。
  天子有心病,乃至不起,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。如此,病逝很正常吧?
  大不了再讓太子登基過渡壹下,行禪讓之舉。
  梁蘭璧自然也想到了,沈默片刻後,看向西邊的天空,微微嘆了口氣,道:“事已至此……宮中玉璽、印信皆在我手。”
  潘滔下意識看向左右。
  梁蘭璧收回目光,道:“自三年前始,宮中便盡是可堪信任之人了。”
  潘滔無語。
  他隱約知道這事,吏部尚書梁芬可能暗中參與了,梁王應該也知道。
  女人啊,壹旦絕情起來,那是真的可怕。
  潘滔甚至懷疑天子到底還能不能出得寢殿。
  梁蘭璧繼續往前走。
  宮人們推門而入,潘滔緊緊跟在後面,甫壹入殿,便聞到壹股藥香。
  他擡眼看了看,很快便尋著了司馬熾所在的位置,立刻上前行禮道:“臣潘滔拜見陛下。”
  司馬熾比起以前消瘦了許多,雙眼毫無神采,聽到聲音時,只看了眼潘滔,便扭過了頭去,也不讓他起身。
  “潘卿起來吧。”梁蘭璧在壹旁說道。
  說罷,讓宮人搬來壹張坐榻。
  “謝皇後賜座。”潘滔坐了下來。
  司馬熾又轉過了頭來,用憤恨的眼神看了眼梁蘭璧。
  梁蘭璧並不看他,只神思不屬地想著事情。
  “邵勛讓妳來作甚?”司馬熾雙眼望天,出聲問道。
  “非梁王所遣,臣自來也。”潘滔正襟危坐道。
  司馬熾冷笑壹聲,但滿臉病容的他,笑起來卻比哭還難看。
  潘滔也不管他,只道:“臣遍觀典籍,堯舜之時有揖讓禪代之舉,殷周之際則有幹戈革命之事。”
  “永嘉以來,盜賊蜂起,九州幅裂。其有高門巨室,僵於道途,又有黔首黎元,墜於塗炭。是故海內鼎沸,豺狼逞兇。”
  “幸有上帝降靈,梁王受命,定難戢亂,海內壹匡,實有再造社稷之功。”
  “今國土東到大海,西至秦涼,南抵叢林,北極流沙。大纛所指,莫不順服。馬駕所至,人情允洽。士庶心悅誠服,黔首歡欣鼓舞。至此,始知晉祚將終,梁德益興也……”
  “住口!”司馬熾聽到這裏,實在忍不住了,破口大罵道:“潘滔,汝嘗食晉祿,卻做了亂臣賊子,祖宗泉下有知,羞也不羞?”
  潘滔笑了笑,道:“陛下,臣聞牧野之後,尚有宋承殷祀。魏晉禪代,亦有山陽、陳留之美。梁王起於肅殺營伍之內,戰於鋒刃相交之所,二十年來自有煌煌之威。晉室如何得的天下,陛下深知,無需臣贅述。”
  “梁王曾言‘前秦道消,失鹿難追;後漢政散,瞻烏靡止。’此間真意,陛下可知?”
  司馬熾聽了這話,只覺心底壹寒,方才熱血上湧的憤怒立刻散去,轉而有些惶恐起來。
  他真的連曹魏、司馬晉壹概不認?不承認這是正朝?
  這樣壹來,司馬氏豈不是淪落到連商紂都不如的地步?人家好歹還有宋國奉祀香火呢。
  而如果他連大晉都不承認,那麽司馬氏皇族豈不是說殺就殺?
  不,這是潘滔在嚇唬他。
  這話若拿到外間,潘滔斷然不敢說,只會在他床前故意恐嚇,逼迫他答應禪讓而已。此時若屈服,便是上了他的大當。
  不過,現在他的旨意連後宮都出不了,便是不答應,又能如何呢?
  司馬熾明明在病中,臉色蒼白無比,這會卻浮現出幾絲潮紅。
  潘滔看了有些傻眼,天子不會被他壹嚇,病突然好了吧?
  不過都無所謂了,天子病重也好,疾愈也罷,都影響不了大局了。
  實在不行,徑趨東宮,把太子找來“監國”,可能更方便壹些。
  當然,這種大事他不可能擅自做主,必然要得到梁王準許。
  潘滔想了想,梁王肯定是不希望今上出事的,因為解釋不清。最完美的情況,還是今上心甘情願遜位,梁晉順利禪代,壹如曹魏、司馬晉舊事。
  他更不用著急。
  此時才剛剛開始造勢,事情還得醞釀發酵壹段時間,諸般儀制、禮程還得慢慢走。
  他還有時間慢慢處分。
  想到此節,他也懶得多說了,丟下壹句“陛下宜細思之”後,便行禮告退了。
  出得寢殿之時,潘滔深吸壹口氣,數十年宦海沈浮磨練的心境竟然也有了幾絲波瀾。
  威逼天子,嘿!這感覺簡直難以言喻。
 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